蕪湖腳手架配件日常維護怎么做?防銹處理與磨損檢查技巧
一、重要定位:以“預防為先,安全適應”為關鍵維護
腳手架配件的維護需要跳出“只修補損壞”的被動邏輯,專注于“提前防止腐蝕,及時檢查損壞”——腐蝕會削弱鋼材的強度(如鋼管壁厚變薄),損壞可能導致連接松動(如緊固件螺栓滑絲),這可能會導致潛在的安全隱患。維護應覆蓋“使用前篩查、使用中檢查、使用后維護”的全周期,平衡“操作方便、保護效果和成本控制”,避免因維護不當導致零件提前報廢或施工風險。
二、腳手架配件日常維護全周期流程
(1)使用前:基礎清潔和初步調查
配件投入使用前,應先清除附著在表面的沉淀物和混凝土殘渣(間隙可以用軟刷清洗,高壓水槍清洗時壓力控制在 0.2-0.3MPa,防止沖擊變形);重點清理容易藏污的位置(如扣件開口、螺栓螺紋間隙等),避免雜質影響連接精度。
初步檢查肉眼可見的缺陷:例如,鋼管是否有明顯的彎曲,緊固件是否斷裂,螺栓是否丟失,然后進入防銹和損壞的特殊處理階段,以確保沒有嚴重損壞。
(2)使用中:定期檢查和動態維護
腳手架搭設期間,每周至少開展 1 次巡檢,遇雨雪、大風天氣后 24 小時內需追加檢查:
高頻受力配件(如直角扣件、腳手板載重扣件等連接立柱和橫桿):檢查連接是否牢固,發現輕微銹蝕及時用干布擦洗,防止銹蝕擴大;
露天儲存的備件:覆蓋防雨布,防止雨水直接淋濕,雨后及時干燥,防止水分停留引起銹蝕。
(3)使用后:深度清潔和分類存儲
拆下附件后,應進行深度清潔(用中性洗滌劑擦洗油漬,用鋼絲刷輕輕去除頑固銹跡),干燥后分類堆放(分別存放鋼管、緊固件和螺栓,避免碰撞和損壞):
儲物場所選擇干燥通風的地方,路面用木方抬高≥避免路面濕氣滲入10cm;
防止與水泥、石灰等腐蝕性物質混合,降低材料腐蝕風險。
三、防銹處理方法:根據銹蝕水平適應操作
腳手架配件多為鋼材(鋼管、螺栓)、鑄鐵(扣件)材料,防銹處理要結合生銹水平選擇柔軟有效的方法,不能過度處理損壞的零件:
(1)輕微銹蝕(表面銹蝕,無明顯坑洼)
除銹操作:使用 80-120 手動打磨(鋼管表面)目砂紙,或用中等硬度的鋼絲刷清潔間隙(緊固件開口、螺栓螺紋),除銹后用干布擦拭殘留的銹粉;
保護處理:鋼材配件(鋼管、螺栓)涂上醇酸防銹漆,第1次干燥后再涂第2次,保持漆膜厚度保持不變 60-80μm);在鑄鐵扣件的旋轉位置(如開口銷軸)涂上鋰基潤滑脂,既能防銹,又能提高開閉靈活性。
(2)中度銹蝕(局部銹坑,無透過損傷)
除銹操作:選擇中性除銹劑(pH 值 6-8,防止強氧化劑腐蝕材料),用抹布擦洗銹坑位置,或短時間浸泡(10-30 銹坑消失幾分鐘后立即取出);除銹后,用清水沖洗殘留藥物,用壓縮氣吹干,避免水分引起二次銹蝕;
保護處理:除常規防腐涂料外,鋼管表面可纏繞防銹膠帶(適用于長期室外存放場景),螺紋防銹劑可涂抹在螺栓螺紋位置,便于后續拆卸。
(3)閑置期間防銹:環境控制定期檢查
潮濕寒冷的地區(如南方的雨季):將硅膠干燥劑放置在存放場地,每月更換一次 ,建造簡單的防雨棚,減少水分侵入;
閑置超 1 個月的配件:每月翻動 1 次,檢查底部是否受潮生銹,對防銹層破損部位及時補涂防銹漆。
四、損壞檢查技巧:分配件類型聚焦關鍵位置
不同配件的損壞風險點不同,檢查時應將重點放在“應力關鍵點、連接配合點”上,結合目視、手動檢測和簡單工具協助判斷:
(1)扣件類別(直角扣件、旋轉扣件、對接扣件)
螺栓和螺母:手動擰緊螺栓。如果擰緊無阻力或卡屏,則表示螺紋滑絲;用卡尺測量螺栓直徑,如果與標準值(如M12)相比螺栓的標準直徑 12mm)減小≥0.5mm,或者螺紋牙型損壞超過 1/3,建議更換;
緊固件張口與接觸面:目視檢查張口總寬度,如比標準值擴大≥2mm(如直角扣件標準張口總寬度) 擴大到48毫米 50mm 上述),鋼管不能緊密夾緊,需要報廢;如果接觸面有明顯的凹痕、劃痕,影響防滑性能,建議停止使用。
(2)鋼管(柱、橫杠、掃地桿)
厚度檢查:在鋼管兩側和中間使用超聲波測厚儀 ,如果平均厚度高于標準值(例如)Φ48mm 鋼管的標準厚度 3.6mm)薄化超 10%,或局部厚度超薄 15%,強度不足,需要停止使用;
形狀檢查:將鋼管放在平坦的路面上滾動。如果發生嚴重跳動,則表明彎曲超過標準;檢查對接接口內壁。如果有臺階和劃痕,會影響連接的穩定性,需要在使用前進行修補。
(3)腳手板連接器(鎖、掛鉤)
鎖緊彈性:手動拉動鎖緊。如果松開后可以自動復位,則表明扭簧沒有損壞;如果無法復位或屏幕卡住,影響腳手板的固定,則需要更換扭簧;
掛鉤損壞:目視檢查掛鉤開口,如總寬度擴大超過 2mm,或承重部位有裂紋(用放大鏡輔助檢查微小裂紋),裝載時容易脫鉤,需要報廢。
五、維護注意事項
操作安全:除銹時佩戴防護手套(防止鋼絲刷劃傷)、護目鏡(防止銹粉進入眼睛);化學除銹劑的使用應在通風環境中進行,以防止揮發性氣體被吸入;檢查高處配件時,應設置臨時操作平臺,禁止攀爬不穩定的腳手架。
合規適配:維修后需參考: JGJ130 標準化驗收,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需要≥鋼管彎曲誤差為8kN≤1/500 鋼管長度;不合格的配件應獨立標記,嚴禁重復使用。
記錄可追溯性:建立維護檔案,記錄每個維護時間和內容(如除銹日期、防腐涂料型號和損壞檢查結果),以便于跟蹤附件的使用壽命并及時更換老化部件。
差異化維護:戶外使用的配件每 3 個月檢查 1 次防銹層,潮濕地區每月檢查 1 次銹蝕情況,高頻受力配件縮短磨損檢查周期(如每 3 天巡檢 1 次)。